健康讲堂

重视高血压监测 预防高血压发生

2021.05.28

健康讲堂


高血压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防治的根本措施。近期发生的真实病例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。

 

今年4月,张爷爷为了响应国家号召,来到重庆康心医院接种新冠疫苗,这里是江北区卫健委指定的60周岁以上人员疫苗接种点,在接种疫苗前,医院免费测血压,发现他的血压高达201/95mmHg,医生当即给予“硝苯地平30mg”口服降压治疗。

 

 

经过询问得知,张爷爷已经反复头昏伴头痛20多天,老人家觉得能忍,没太当回事,没有意识到是高血压。张爷爷决定住院进一步治疗高血压,把血压控制好才能减少日后发生其它并发症。

 

这样的事例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多次发生,一些老百姓出现高血压症状,如反复头晕、头痛,并未引起重视,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疗,长期以往难免贻误病情,造成严重的并发症,如脑卒中、心力衰竭等。

 

事实上已有有研究显示,我国已有2.7亿人患有高血压,但是接受治疗的却不到1/3,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人口不足1/12。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500余万人,每年新发病150万人,死亡20万人,其中76%的人有高血压病史。冠心病患者约有1000万人,65%有高血压病史。这种现状令人堪忧。

 

关于高血压的危害及其预防已是迫在眉睫的保健需求,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。

 

一、高血压的症状是什么?

 

一般情况,动脉血压收缩压>140mmHg或舒张压>90mmHg就可以判断为高血压。

 

 

高血压患者早期时可能毫无症状,或轻微疲劳、心悸等。如果出现头部症状,如头晕、头胀、头疼、耳鸣、心慌、烦躁等,这些往往是高血压预警,一旦出现,决不能拖延,立即就医。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脑卒中和心脏病。

 

二、如何预防高血压呢?

 

1、合理膳食

过多摄盐会导致小血管收缩,引发血压波动。同时,晚餐不宜过饱,血脂、血糖升高或血液黏度增高,也可能导致血压增高。适当限制盐和脂肪摄入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高纤维食品。

 

 

2、戒烟、节制饮酒

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造成血管收缩,引起血压增高,酒精则会使心跳加快,同样会带来血压升高的风险。

 

3、坚持适量锻炼

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适量运动。适当的运动可以扩张血管、降低血压,但高血压患者的运动不宜过于激烈,避免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使得血压升高。

 

4、保持正常体重

流行病调查显示肥胖人群高血压发生率增加约30%,体重减轻有助于血压控制和减少心血管事件。

 

 

5、减轻精神压力

“气死周瑜”“笑死牛皋”的故事足以说明情绪对人体影响程度之大。豁达的心态对高血压患者及其重要,喜怒哀乐都要有度。适当地调节情绪,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
 

6、定期监测血压,坚持长期治疗

定期体检是认识自身血压状况的上上策。正常人每年至少监测两次血压,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,还需要坚持在家测血压并做好记录,就诊时带给医生看,能够事半功倍地加快就诊效率和准确性。

 

 

如果确诊高血压,应该树立“终身服药”的观念,坚持科学服药治疗,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,目标是把血压长期平稳的控制在正常范围,有效预防并发症。